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还要吃“煎堆”。所谓煎堆,就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相传古时闽南一带在端午节之前是雨季,阴雨连绵不止,民间说天公穿了洞,要“补天”。端午节吃了“煎堆”后雨便止了,人们说把天补好了。这种食俗由此而来。 9、黄酒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也就是说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么简单的饮品为何如此有名呢?这大概与白娘娘和许仙的故事有关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这天饮雄黄酒,现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间大概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但是,现代人发现,雄黄酒含剧毒物质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黄酒了。不过,因雄黄具有抗菌、解毒、燥湿功效,故到了端午节这天,还会有人家会以雄黄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黄熏条的,希望用来避邪和预防虫蛇伤害。 10、吃面扇子 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发面蒸制,呈扇形,有5层。每层撒上碾细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十分好看。这种食俗据说是由端午节制扇、卖扇、赠扇的风俗演变而来的。 11、吃薄饼 在温州地区,端午节家家还有吃薄饼的习俗。薄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在又大又平的铁煎锅中,烤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饼,然后用绿豆芽、韭菜、肉丝、蛋丝、香菇等作馅,卷成圆筒状,一口咬去,可品尝到多种味道。 12、叶子饽 特点细软爽脆不甜腻 叶子饽,是玉林人的节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阳这两节属必不可少的美食.关于叶子饽的传说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历史颇久远.到了后来叶子饽渐渐演变成玉林当地一种大众化的地方传统特色小吃。 叶子饽以糯梗两种米磨成粉做成,属蒸制食品,通常单个饽是一巴掌长左右分为甜和咸两种口味馅料随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馅的一般为甜味放馅料的则视各人胃口而制。做叶子饽通常是采用芭蕉业,粽子叶竹叶等具有清香味的叶子包着蒸出来的饽泛着浅青色。叶子饽的特色就是色泽嫩亮口感细软香糯不粘牙。 制作 1.将叶子先在沸水中煮一下杀菌消毒,依照不同叶子的大小将叶片裁剪成合适的尺寸并在叶子的一面抹上油预防粘连。 2.糯米、粳米混合浸泡后淘洗净沥干后磨成米粉。接着是制熟陀据一老玉林称这熟陀的制作很讲究,糯米、粳米的比例要合适这样做出的饽才会成型且脆口弹口不粘牙一般是取三分之一米粉入沸水中调成熟陀后放入余下的粉里喜欢甜的再加入糖汁(黄糖白糖都可)喜欢咸的不放糖或放一点点。然后一起搅拌均匀揉成团,揉得越久越好,再用手制成一个个长圆状并在其中间挖洞包入调制好的馅心收口揉压成长条形以叶子包紧随即放入蒸笼中蒸熟即可。 |
相关阅读:
- [ 05-23]莆田文明网开展“拍说唱画·端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 [ 05-23]厦门27日将迎端午出行高峰 曾厝垵等路段交通流将增大
- [ 05-22]邵武公太社区:你我齐裹粽 热闹庆端午
- [ 05-21]集美康城书院开展"粽享端午,情系康城"端午节活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