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 增“人气”
——学习贯彻中宣部“走转改”心得体会
□第十二届篮球比分直播:十佳新闻工作者? 三明日报社 陶盛爱
自2011年8月份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在全社会引发了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三明日报由编委会领导带头,采编人员迅速响应中宣部的号召,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思所盼,反映他们的所求所愿。我本人除了深入梅列区陈大镇、永安市八一村这两个报社建立的基层联系点之外,还深入将乐县万安镇、建宁县均口镇、三元区中村乡部分乡村,组织采写有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特色种养等“三农”稿件,与记者、通讯员一起感受山乡巨变,探讨如何写出鲜活的好新闻。立足要闻版编辑岗位,策划、组织、编发了一篇篇生动清新的文字稿件,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新闻图片,赢得广大读者交口称赞。
走进基层接“地气”
去年8月20日,我和本报一批记者编辑来到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这里新近上马了一个提子园项目,我本以为就是几十亩的果园,真正到了那里才发现,原来是几千亩的现代观光农业综合开发大项目。这个项目对小山村来说是件大事,意义到底如何,还要听听村民的声音。经深入采访附近一些农民,发现他们把土地租出去后,除了得到跟以往收入基本相当的租金外,有的还变成了提子园打工者,领取工资,还有的则办起了农家乐。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个提子园改变了山村,改变了周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这就是新闻。
8月24日起,三明日报在要闻版开辟了“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专栏,刊发记者深入基层采写的鲜活稿件,“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将记者采写的《提子园改变了山村》一文与另一路赴建宁“走转改”记者采写的《留住春天的黄花菜》一起编发在专栏的第一期,受到读者好评。
要闻版“走转改”栏目开起来后,原则上每周至少推出3期报道。为了让这种接“地气”的报道更生动更精彩,我在版面的处理上下了不少功夫,营造良好的‘走转改’报道氛围。去年11月,省委、省政府批复《海西三明生态工贸区发展规划》之后,我及时跟进策划,在头版“走转改”专栏,编发了一批鲜活的新闻稿件,受到读者的好评,相关的稿件、版面被评为本报好稿、好版面。
与此同时,栏目开通后,我还编辑刊发了一大批鲜活的新闻图片。如《海西汽车自主研发新产品问世》这幅新闻图片报道了中国重汽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西福泺”汽车新产品问世这件令人瞩目的大事,新闻含金量高。画面突出了新产品汽车这个主体,还有喜庆场面与参观者喜悦表情的组合,达到了“人景物巧妙安排”的构图效果。《八旬老人喜领“迟到”的退休金》这幅图片的画面中,原沙县机砖厂工人、80岁的许惠泉老俩口,领到“迟到”的退休金时,开心地笑了。人物表情自然,丝毫没有摆拍的痕迹。反映了新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深得民心。
在编辑稿件过程中,我积极与通讯员沟通,指导他们采写好新闻,使他们的写稿水平得到提高。通讯员采写的《格林集团设擂纳贤》一稿,企业通过举办缝纫大赛来招聘熟练工,做法有新意,新闻含金量较高,指导性较强。我在编辑时,通过与作者多次电话沟通,补充素材,最后一篇鲜活的“昨日新闻”刊登了出来。篇幅短小洗练,有点有面,现场感强,语言活泼,被评为本报好稿。在与记者、通讯员沟通稿件过程中,我经常提醒他们,接“地气”不能走马观花,要有正确的调查研究方法,见人见事见思想,报道要有深度。
如今,本报记者、通讯员从基层发回的报道,文风有了明显改变,给人一种更清新的感觉,来自基层、来自群众、有时代气息的稿子越来越多。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一改要闻报道长期存在的单调、僵化、冗长、乏味的状态,使要闻版新闻味重了、宣传味淡了,拉近了要闻版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关注民生增“人气”
想要抓到“活鱼”,写出有思想、有深度、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新闻稿件,吸引读者关注,必须走进基层,放下架子,掌握第一手的真实情况,挖掘有深度的信息。要想写出鲜活的新闻作品,必须贴近现场,深入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声音,关注民生热点,来个“热点问题面对面”,这样才能吸引读者“悦”读,增加报纸“人气”。
关注民生、反映民声是“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本报的一大亮点。去年11月份,食品价格涨幅较大,特别是蔬菜价格的快速上涨,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市相关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降低菜价。我抓住“菜篮子”这一民生热点,向记者约稿,要求记者详细采访报道我市超市连基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菜价的做法。《超市连基地, 蔬菜价更低》一文编发后,社会反响强烈。
去年底,记者走基层时,发回一篇通讯《菇农张美祥的期盼》,反映了菇农张美祥为竹荪售价低减收而犯愁的事,表达了“让销售价格有保证、让农户利益有保障”的期盼。为此我们要闻版马上配发第一读者手记《报团面对市场》,针对该文所反映的问题,请有关专家作了答复。“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体现了编辑、记者高度的民生责任感。
城建中的违章建筑,该拆。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强拆,不能让违规者心服口服,也不符合以人为本思想。《拆违之后》一文的违章者是一位残疾人,且饱受房屋漏雨之苦。执法者能以人为本,加上好心人的热心相助,使得结局皆大欢喜。本文“像讲故事一样说新闻”,详略得当,细节生动,有较强的新闻性与可读性,最后获得省级新闻奖。
······
“走转改”以来,本报的新闻报道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鲜活生动的新闻作品不断涌现,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大批易读、传神、有趣味的新闻登上了要闻版,读者评价它们“是活生生的生活,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其中有不少佳作不仅被评为本报好新闻,有的还获得省级新闻奖,“走转改”栏目也成为本报“出产”好新闻篇数最多、最频繁的一个栏目。
当前,这场轰轰烈烈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向纵深推进。本报也在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经验,重点在建立长效机制上想办法、出举措,让基层意识、群众观点成为始终坚守的新闻理念。
开展“走转改”活动后,我作为编辑,主动约稿、主动走出去的时候多了,面对的也不再只是局限于记者部或是记者站的记者,而是更多的一线通讯员,我得到了更鲜活的稿件,也编辑出了更多出新出彩的好版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