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夏珠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号召大家,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他就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出6项重点任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倡导推广绿色消费、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同志所指出,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是如何运用这样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看待历史、现实和未来,科学认识当今中国变革和当代世界变化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因此,要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关键要理解其中蕴涵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从人的自然属性上讲,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仅拥有自然的物质欲望,也要受制于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因此必然要利用自然、适应自然才能生存。但是,人是有主观意识和主观能动性的高级动物,他们在利用自然、适应自然的同时还会不断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便创造更好的生存条件。正是基于上述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是一部自然史,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史,是人类从迷信自然、服从自然到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给自然打上了深刻的烙印,今天的自然已经是人化的自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科学论断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他认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呵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征服自然曾经是人类的千年梦想,这个梦想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是这个现实却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对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成为一个残酷的现实。人类在伤害自然的时候,反过来深受自然的报复。因此,人们日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的恰当关系不是一种服从关系,也不是一种征服关系,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人类未来,从而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国际社会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 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从“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也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础上增添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是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根本问题的新的科学回答。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内容和创新特色。因此,切实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来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人类服从自然、人类征服自然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深入贯彻党中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根本利益、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之所在。 |
相关阅读:
- [ 06-06]图解|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都有哪些重要论述?
- [ 06-06]构筑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理论体系
- [ 06-05]习近平: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 [ 06-05]走上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之路”——写在2017年世界环境日之际
- [ 06-05]沿着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行——西藏构筑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纪实
- [ 06-05]守护绿水青山 共建生态福州——纪念第46个世界环境日
- [ 06-05]碧水蓝天绿满城——福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