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出行能否“大行其道”?
2016-11-16 14:46:30? ?来源: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
网约单车在街头实力抢镜,公共自行车也正在“憋大招”……在城市里,自行车颇有“复兴”之势。市民对它拾起热情,城市也报以欢迎的态度、积极的政策,以各种形式迎接它们的归来。 不过很多人还是心存忧虑。往后看,在“互联网单车”的路上,失败者的名单很长;横向对比,很多城市的公共自行车项目也频遭“冷场”——风头正劲的网约单车能够走多远?单车能否真正“王者归来”? 从根本上说,这取决于城市规划设计理念的转变。在很多地方,面对机动车辆不断增加的情况,交通部门不断拓宽道路,自行车道则被“瘦身”甚至“被牺牲”,为机动车让路。目前,从道路规划设计到管理、维护,城市都以机动车为导向。 应该说,这种规划理念不变,便捷的单车出行就无从谈起。以路权分配来说,这是单车出行的关键,很多人心知肚明,但具体应该怎么分?到马路上看看,道路已经被“瓜分”出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小车道,很多路已经无法拓宽,在现有条件下,再挤出一条自行车专用道?恢复单车道也是一样,很多单车道已经变成了停车位,如果重新恢复,停车难势必雪上加霜,又会引发很多不满……看似无从下手,但仔细想想,给单车赋予更多路权,即便短期内会加剧拥堵、停车难,但会不会有更多人因此而选择绿色出行?而这不就是让单车回归的初衷吗?另一方面,给单车赋予更多路权,也并不是要在所有道路上跟机动车道“虎口夺食”,关键在于因地、因需制宜,关键在于合理设计与管理。 当然,在城市规划理念的背后,“终极”因素还是城市对于自行车的态度。随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的涌现,单车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当前关于绿色出行的呼吁日渐“响亮”,但让单车出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除了倡导、除了在道路方面真正给力,还需要整个城市对于单车更为“友善”。单车出行除了有路可走,还需要安全、方便和舒适,而这需要配套设施,考验城市管理,需要细致、严谨的规划和设计;单车出行需要市民更有意愿、更有兴趣,这也不妨通过公共政策进行引导。对照国外,不少国家除了提供硬件服务,还通过津贴、税收返还等形式“诱导”市民单车出行,从城市文化上让单车出行很潮、很诱人。 根据统计,广州单车出行比例约为8%左右,而上海、天津、杭州等在20%以上。这意味着广州单车出行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理应分担更多的公共交通职能。当前,很多人期待更多单车回归城市,不是说要再现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这不现实,更没必要;而是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一环,单车的“身份”和定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进而从规划、定位的高度向自行车张开怀抱,真正做好“迎客”的准备。 对于网约单车,您怎么看?欢迎与我们互动。 回应 网约单车需要道德支撑 网约单车在解决城市交通“两难”,公交“最后一公里”,缓解大气污染和健身等方面带来的公共效益是非常可观的。但是这种新型的代步方式却到了“无路可走”的尴尬境地。很多人把其原因归咎于各种路面“障碍”,机动车抢道以及单车管理缺位等方面。但不可否认,部分人的道德失范也让网约单车难以为继。私藏单车、破坏单车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网约单车的使用效率,还会引起“破窗”效应,从而加剧网约单车的停滞不前。 网约单车需要全社会较高的道德水准作为支撑,身为网约单车的使用者及受益者,我们应该按照规定正确使用网约单车,在使用中要把它作为自己物品一样爱惜保管,只有文明使用才能让这项公共资源释放更多正能量。(李蕊) 网约单车要多在新城区布局 网约单车“无路可走”正常得很,在老城区,别说单车,就算行人,也要眼观六路,左穿右插,绕得过占道经营,躲得开擦肩而过,还要防着空调滴水,容易吗?中心城区,马路是够宽,可都是为汽车留的,单车抢道,险过剃头。现实如此,建议给单车辟条专用道,老城区可能性不大,中心城区的难度也不小。 其实,网约单车也未必死盯着老城区,不妨在非中心城区多布局,一步一步来。就像番禺,城区不算大,路还算宽敞,单车大有用武之地,一两公里的距离,踩单车肯定要比开车更方便。摩拜不妨多在非中心城区布局,待社会养成一种习惯,未来的事就会好办一些。(番禺佬)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