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队员对自身心理状况是否有正确的认知是一道难题;敢不敢迈出一步,向专业人士敞开心扉又是一个难点。规范执法行为,缓解执法矛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国首家城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26日在南京成立。据了解,“城管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由高校、研究机构等多方专家组成。即日起,城管队员有失落、焦虑等“想不通”的情绪,可以联系专家面对面心理干预。另一方面,中心也向摊贩等各类执法对象敞开大门,有什么想法都能来谈。 若要给这个“城管执法队伍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打分,我认为可以得到及格分。一半因为心理危机干预有助于缓解城管执法队员的焦虑,避免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导致行为失控,这对冲在执法一线的城管队员尤为重要;一半因为该干预中心的目光已注意到城管队员心理健康这一细微处,并未把他们当作一种冰冷的执法工具看待。把执法对象纳入心理危机干预视野,让小摊小贩也有一个吐槽机会,则是一个小小的加分项,可获得一个赞。 至于失分,部分在于实操层面,知易行难。一个人的评价由两部分组成: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当社会评价长期过低,就会影响自我评价。自我评价不高,个体就会被负面情绪包围。一上班就遭人白眼,挨骂是家常便饭,挨打也不罕见,可以说长期以来,城管队员压力山大。只不过,城管队员对自身心理状况是否有正确的认知是一道难题;认识到位了,敢不敢迈出一步,向专业人士敞开心扉获得有效干预又是一个难点。对于经常强势示人的从业者,示弱是一件艰难的事。更别说摊贩等执法对象了,请他们去,他们也未必愿意踏进干预中心的大门。 更大的失分在于,心理危机干预对缓解城管执法矛盾的作用存疑。城管的心理压力,部分来自执法对象,更大部分来自公众(尤其是网络)。在公众的惯性思维中,城管与执法对象冲突,千错万错都是城管的错。为什么公众不问青红皂白,总是站在执法对象一边?一方面,执法对象站在道德高地。近些年,城乡之间生活成本逐渐趋同,大量农村劳动力都在向城市转移,城市相关部门又无法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一些人就只有自力谋生、自给自足,最常见的就是活跃在街头巷尾的小摊小贩。现实里,哪怕小摊小贩占道经营、乱摆乱卖再让人不胜其烦,但当城管对他们执法时,人们往往还是会受到同情心驱使。另一方面,城管执法缺乏弹性,不文明执法现象屡现。在压力型体制之下,城市管理任务被层层分解,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重秩序、轻人性,导致城管执法缺乏弹性空间,面对冲突往往没有缓冲地带。 城管执法难题,原因错综复杂。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经济的;行为的,心理的……规范执法行为,缓解执法矛盾,除了重视城管队员的心理危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