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纳凉地变成公众素质教育课堂
2016-07-28 08:00:1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邢晓宇 我来说两句 |
近日上海持续出现高温,极端最高气温达40℃,澎湃新闻记者实地走访发现,上海地铁13号线金沙江西路站成了附近居民的“避暑圣地”。席子、塑料布甚至是硬纸板铺在地铁站内,有人躺着睡觉,有人围坐一圈打牌,孩子在一旁嬉戏打闹。对此,车站方面呼吁居民文明避暑,将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加大劝导力度。(7月27日澎湃新闻网) 酷暑难耐,人们都想“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多数公共场所空调、无线网对外免费开放。对纳凉族来说,经济又实惠,因此成了他们眼中的“避暑圣地”;城市服务管理也越来越人性化,政府免费向公众开放了更多的纳凉地,图书馆、博物馆、防空洞都成了夏日避暑的好去处;更多的人也能理解包容“纳凉族”。因此,公共场所纳凉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 但是很多纳凉族,只图自己舒服,不顾公共环境和秩序,做出了很多不雅之举。光膀子、赤脚大汉、追逐打闹的小孩随处可见;占道打地铺、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当纳凉现象越来越普遍时,如何化解与之伴随的不文明现象,是摆在每一位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笔者认为,既然纳凉场所成了不文明行为的集中暴露处。城市管理者不如借此机会,把纳凉地变成公众素质教育课堂。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宣传公共场所文明规范知识,从而将不文明行为“一网打尽”。 一方面,政府应当在保障城市秩序稳定的基础上,为公众规划出的纳凉区域。哪些地方可否纳凉,都应该明确标识告知。另一方面,在公共纳凉场所增加文明劝导员.全天候巡逻,发现不文明行为时,加以劝解和制止;通过传单、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文明知识普及;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增设阅览区、娱乐区等,设置读书、下棋、看电影、看电视等活动项目,丰富纳凉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形成一道文明纳凉的休闲文化风景。 将纳凉地变成公众素质教育课堂,只要每一位城市管理者用心,相信还有更多的“教学方式”,可以在这里发挥作用。同样,高温天气下,面对老百姓举家到公共场所纳凉的无奈之举。除了包容,政府还应该多一些思考。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如何才能让更多人体面的度过高温天气。 |
相关阅读:
- [ 07-27]福州开放防空洞等场所供纳凉避暑 受到市民欢迎
- [ 07-26]城市纳凉应成公共服务的延伸
- [ 07-26]华侨公园新增"纳凉点"实为水利设施 勿随意进入
- [ 07-24]福州进入“烧烤”模式 防空洞纳凉点受市民热捧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