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节点不断迫近,“中国式扶贫”又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历史大考。目前我国每天收入约1美元的贫困人群超过7000万。(6月23日新华社) 在对贫困的认定上,无论是我国还是国际上,都有着公认的“贫困线”标准,这条线一般都以收入状况来加以界定。这种标准当然有着可具象化的优点,但实际上并不能完全描述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对应到扶贫上,改善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才是最根本的扶贫,而其中一个重要维度便是权利贫困。 权利贫困与贫困之间到底有何关联?其实例子比比皆是。如一些扶贫项目开发往往容易偏离地方实际,出现烂尾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贫困人口在项目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的自主权利和意愿被忽视了。再比如,对于扶贫资金的滥用与挪用,本应是最大受益者的贫困民众,却往往缺乏监督权和申诉权。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权利贫困的存在,扶贫效率也被拖累。 权利的贫困更会制造一种“贫困隐身”的现象,让整个社会对于贫困的认知产生隔膜。最典型的如在公共空间中,我们通常看不到贫困人口的权利表达,他们基本上都处于一种被忽视的位置。因此,在攻坚阶段的扶贫,更要瞄准权利扶贫。首先即是公共保障的加快落实,这也是防止贫困出现代际传递的基本要求;其次,更加坚定外向型的扶贫思路,帮助贫困地区打通与市场和外界的隔阂,要通过各种方式,改变贫困地区的封闭状态,打通资源、人力的流通渠道,让公民自由流动的“权利”得以保障。 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的大规模有效扶贫之后,剩下的扶贫任务之艰,难度之大确实前所未有。正如相关专家所言,随着经济发展的“减贫效应”逐年递减,与过去相比,同样的投入、同样的方法难以取得应有的“产出”。这种背景下,权利贫困既是扶贫工作应该瞄准的重点,但同时也预示着扶贫工作的巨大回旋空间。也就是说,一些贫困人口正常的公民权利保障一旦落实,将大大提升扶贫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
相关阅读:
- [ 06-18]对“盆景式扶贫”应跟踪问责
- [ 06-18]切忌将扶贫项目动辄产业化
- [ 06-18]扶贫越扶越亏皆因不懂“农事”
- [ 06-17]扶贫“不走心” 当然越扶越贫
- [ 06-02]扶贫不应是“扶懒”
- [ 05-27]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科学规划
- [ 05-20]扶贫别玩“数字游戏”
- [ 05-19]干部下乡扶贫下体被烫伤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