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对几条虚假新闻的调查及其相关单位的查处情况,其中“95后萌妹用身体换旅行”“挖掘机车震”等新闻被确认系虚假新闻,并存在色情营销炒作等问题。 应该说,这次查处得到了民众和舆论的一片称赞,许多网友表示此事处理得很是及时。在当下众声喧哗的媒体圈和舆论场中,假新闻往往大行其道,而真相却时常“纷纷失声”。对于这种乱象,确实太有必要去伪存真和明辨是非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评论在批评指责利用色情信息炒作之时,对利用假新闻来营销则讨论有限。 新闻是天下之公器,其承担的与其说是信息传播职能、服务职能,不如说是更多代表了一种社会责任: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然而,由于在市场经济的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屈从或者是主动与一些市场主体相融合,利用自身的媒体机构属性进行带有营销性质的新闻发布。这些新闻往往是以新闻之表象来掩盖其营销之本质,甚至不顾事实真相,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刻意迎合,予人民群众以迷惑。此次查处的假新闻的产生,正是这种情况的具体表征。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目前都面临着充满挑战的变革局面。传媒向何处去,新闻向何处去,这些问题不仅在中国充满未知,在整个世界都是尚未解决的难题。一方面传统的新闻生产——传播模式已经显得落后于时代,而另一方面新的范式又未建立起来,再加之中国社会在高速发展和社会转型中存在不少问题,整个媒体和社会舆论就显得颇为浮躁。 在这种情形下,新闻的天下公器作用早已似有似无,媒体机构包括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大为弱化,而利用新闻发布进行公关营销成为了许多媒体机构的“赚钱利器”。前一段时间有不少新闻界的知名媒体和旗帜性人物倒掉,其实也就是倒在了把新闻当挣钱工具的手法之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就已经表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对于许多媒体来说,如果依然只是以低俗迎合的方式来进行新闻营销,如果依然只是满足短暂的金钱欲望,那么不会用多久,就会真正变得没有希望,为民众所唾弃。 |
相关阅读:
- [ 09-16]警惕“朋友圈”中的媚俗营销
- [ 08-28]媒体融合要有化学反应
- [ 08-15]以平常心看待上海书展上的“尸体营销”
- [ 08-12]以宽容心态面对年轻导演群体崛起
- [ 07-24]“后会·时代”,故事你真的在听吗?
- [ 07-11]凤凰“偶遇节”是种恶俗营销
- [ 06-25]“去哪儿”张冠李戴卖门票景点也要反思
- [ 06-23]折扣营销是否适用于高铁?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