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青奥会期间的治理经验至少说明,有关部门很清楚造成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意味着,只要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干净的空气将如期而至。】 日前,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专家组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8月份,南京市民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组组长王体健,向媒体“揭秘”了青奥期间应对重污染的经验。值得玩味的是,在青奥会结束之后,南京空气质量迅速从优良转为污染。(9月8日《现代快报》) 南京青奥会的“空气质量保障成绩单”再次证明:让很多城市民众苦不堪言的PM2.5指数是可以“调控”的;要想空气连续保持优良并非不可能,只需周边城市工地停工、工业企业停产即可。尽管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市民一月少吸1750吨PM2.5”只是南京市政府特事特办的结果,依然有很多人希望有关部门从重大赛事期间的环境保障工作中汲取经验,进而摸索出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 近些年,雾霾等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城市病,但有关部门的日常治理工作收效甚微。往往在承办某些涉及国家形象的重大赛事或会议时,经过层层动员和周密部署,才会让市民“有幸”呼吸几口干净的空气。从北京奥运会到南京青奥会,都是如此。但几乎只要国际友人们刚刚离开,有关部门立马恢复往日的漠视和懈怠,肮脏的、不健康的空气再度出现,这种现象遭民众诟病已久。 有人把这种反差归咎于中国人“爱面子”的心理,归咎于“家丑不外扬”的传统文化;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是我国“举国体制”的副产品。值得强调的是,公众并不反对在世界面前彰显良好的中国形象,也并不奢望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他们所期望的不过是作为公民应有的尊重和关怀。而类似奥运会、青奥会这样的重大赛事,让公众看到了治理好环境问题的可能性。 当然,我们很清楚,奥运会、青奥会期间的特事特办,并不能简单复制到日常治理中去。毕竟,建筑工地停工、有污染的企业停产,将给城市的社会经济运行带来直接影响,短期内还难以做到让它们淡出城市生活的视线。但是,奥运会、青奥会期间的治理经验至少说明,有关部门很清楚造成环境危机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意味着,只要对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干净的空气可期。 在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无论是环保部长还是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都得到了数量不少的反对票;环保部部长的得票率,还在诸部长中垫了底。舆论普遍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清晰的信号,它表明公众对环保部门的工作成效并不满意。这给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都敲响了警钟,如果平时不作为,总让民众盼“申奥”治污,有些官员的乌纱帽恐怕最终难以戴稳。 环境治理工作千头万绪,确实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公众的预期。但是,环境治理“不怕慢就怕站”,就怕一些政府官员抱着只求任期内不出大事的消极心态。有鉴于此,在重大赛事、会展闭幕之后,举办方应该做的,除了如何维护和利用场馆设施、如何增加旅游业的吸引力之外,还应该努力将活动期间的环境治理经验,最大限度地延续到今后的日常治理中去,让蓝天白云、干净的空气成为常态。 |
相关阅读:
- [ 09-09]“绿色青奥”带来的环保启示
- [ 09-09]青奥会“空气保卫战”有何借鉴意义
- [ 08-15]南京不妨把“反面臆想”当作提醒
- [ 08-14]“不要穿队服”是给青奥会布下的考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