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惊悚片”该如何剪辑
www.fjnet.cn?2013-04-18 15:19? 谢伟锋?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13年4月17日晚8时30分左右,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符某(男,20岁)持水果刀将在该院短期培训的学员曾某(男,21岁)刺伤。嫌疑人符某已被警方控制,被害人曾某正在医院救治,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此案公安机关正在进一步调查中。(4月18日 中新网) 该则新闻已经是三天内第四条校园惊悚片。复旦校园投毒案,让之前的“校园铊中毒”记忆重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2010级自动化专业两名同学于宿舍内发生口角,并大动干戈,蒋同学在争执中受伤,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南昌航空大学的腐尸案又让人脖子发凉。校园案件集中爆发有它的偶然性,但人们又无法用“偶然”去抚慰内心的不安。 青葱校园是多少人一生最美好的回忆,栀子花开的季节又有多少人为之感伤。但是这些年发生在校园里的命案,却侵染着校园原本美好的回忆。这些带血的青春,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现在发展成堪比限制级的惊悚片,动辄高科技投毒,要么就是让人发指的腐尸……那些不知天高地厚天天求“重口味”的毛头小伙,怕也是没有这个心理承受底线。 让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复旦某实验室门上的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和南昌航空大学被害人宿舍上的封条。是有多大的仇,竟然必须以夺取对方生命为终止?对于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把这个问题上纲上线的抛给高校的教育体制的话,恐怕结果是见仁见智的。因为即便是在校园氛围让人羡慕的美国,也能上演机枪扫射的人间惨剧。 现在很多人把校园归结于高危领域,如此定位未免有失偏颇。从命案发现来看,校园只是发生地点而已,而倒退来看,以往的种种像家庭因素、负面影响、性格遗传等等,都是在加量累积,到了大学这个阶段,再上迷笛般的青春使然,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当今校园的某种氛围,如社会压力过早延伸到校园、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这种双向矛盾也让不少年轻学子找不到方向,迷失了人生。 给青春护航,别指望靠“心灵鸡汤”就能事半功倍的。当下年轻人已经有着自己的时代特征,他们激进、肆意,但却又极度缺乏安全感。要把他们控制在想象中的理想状态,几乎是不可能。校园血案是世界性的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人心和懵懂的青春是最难揣摩的。但也不能因为难,就放弃防微杜渐。教育者所要做的,不仅有传道授业,还有解惑。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8]男子砍伤学生再敲校园安保警钟
- [ 02-20]以制度供给化解“校园风险”
- [ 01-15]校园配备保安就那么难?
- [ 12-19]校园凶案背后是人性良知的拷问
- [ 12-19]校园伤害案,以责任省思对抗遗忘
- [ 12-17]跳出枪支管理看美国校园枪案
- [ 12-17]两种报道视角下的校园惨案
- [ 12-17]冷漠封锁只会加剧校园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