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体育比分_篮球比分直播-投注官网

图片

篮球比分直播_球探体育比分-投注官网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蒙学教材如何“取”与“去”
www.fjnet.cn?2011-01-06 10:39? 鄢烈山?来源:南方网    我来说两句

读秋风兄《给三字经去“糟粕”是权力致命的自负》(2010年12月31日新京报)和《经典不是教条,而是文化生命之根》(2011年1月5日南方都市报)两文,我同意他的基本观点,但也觉得有一些疑问尚待进一步探讨。

也许是受鲁迅等人的影响太深,我对传统文化包括今之所谓“国学”经典、蒙学经典没有秋风兄所持的那种“敬畏”之心,只是赞成他说的“从教育内容多样化、中国文化重建这两个角度(讲,让孩子们读蒙学经典的)这些努力都是可取的。”他说:“《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蒙学教材成为经典,被人们广泛传诵,已经证明了,它们就是精华……它们是在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由无数父母、孩子、老师自发地选择出来的。没有比这个漫长时间过程中的自发选择更明智的了。”按照这个胡须长代表智慧多的“时间逻辑”,是不是也可以证明在中国历时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是国人最明智的选择?我觉得这种说法顶多有一半的道理,即在同时代的教材中,在基本价值没变的时代,它们是同类竞争中的优胜者。

事实上“与时俱进”并不是当代人发明的一个新词语,而是成语,也是传统文化。这些传统蒙学读物,显然也有个“与时俱进”的问题。当代人的自由、民主、人权等观念是讲“三纲五常”的时代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因此,对传统文化、国学经典、蒙学经典,不论搞专业研究,还是拿来做启蒙教材,都应该用质疑和批判的眼光,重估其价值;也就存在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问题。这里,一、要不要重估,要不要“取”和“去”;二、由谁来重估、取舍;三、怎样重估和取舍;这应该是三个有关联,却不相同的问题。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